•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彩展台 > 教育教学

    区“童话专题研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5-12-22浏览次数:

    区“童话专题研讨”心得体会

    任礼锁

    12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发展中心组织的童话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中听了两节展示课和专家精彩的点评。下面我把发展中心李琴老师的一些观点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童话,选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首先李老师阐述了什么叫童话,童话就是内心的想象,给孩子营造充满童趣、童心的氛围。而本文不仅仅是童话,还是一篇科普童话,就是在故事中讲述科学道理。因此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选择就是将科普还是讲童话,而参加研讨的两节课刚好就是一节是讲童话故事,一节是以科普知识带领故事。

    李琴老师充分肯定了第一种课型,就是讲故事,将知识蕴藏在故事中,去实现教学内容的软着陆。因为本文虽说是科普童话,但首先是童话,其次才是科普,所以李老师在点评的时候就强调,语文老师在备课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文体,关注童话故事的形式。当然讲故事不同于读课文,讲故事允许我们的孩子有创造,有改动,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加入人物的神情、动作等。讲故事应该融入情境,不能拘泥于课文。

    最后李老师还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尽力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就是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压缩一篇课文的容量,不求全,而求精。学生的每一个得都会在不断慢慢积累,不断深化,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而如果一味求全,往往教学的内容不够深入,只能浮于表面,学生真正的收获不多。

    一课一得,建议我们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一篇课文只设立一个目标,所有的教学环节设计都围绕这一个目标去展开。充分发挥我们教材的示范作用,用好我们的教材,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能不断的去深化。李琴老师还引用了薛法根老师的话“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可以教出截然不同的内容来。有的课文写了什么,他就教什么,阅读课一会儿变成了思品课,一会儿变成了科普课,一会儿又不知变成其他的什么课,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有的从语言、修辞、篇章结构、写作知识等方面,条分缕析,“掘地三尺”,“挖”出了一个个所谓的知识点,阅读课俨然成了解剖课、作业课。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教学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也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参考所写的我们也懂,我们想知道的,它却偏偏没写。于是,我们只能在“黑胡同”里摸索,教得模模糊糊,学得糊里糊涂。”

    李老师说: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阅读课,则侧重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我们绝大部分的阅读课,重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试图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带动语文能力的培养,走的是“带着学生感悟课文”的路子。尽管“感悟课文”的过程中也涉及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基本上徘徊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这样的问题上,仍未走出“跟着课文内容跑”的圈子。于是,阅读课教着教着就变成了课文内容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一会儿上成了科普课,一会儿上成了品德课,一会儿又上成了“四不像”的课,从模模糊糊变成了糊里糊涂。

    李琴老师以为必须“让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课文就是个例子,阅读课就是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尽管在编入教材时经过了编者的改动,缺少了原著独有的文学韵味。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秘密”,即语文知识、语言规律,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即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教学这样的经典作品,究竟重在语言学习,还是重在文学阅读?抑或两者兼顾?而一堂语文课的时间却是一个常数,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也不允许我们就一篇课文教几个轮回。我以为,经典的作品,花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的语文课,从不同的角度教出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至少比走马观花似的教学要有效得多。而在目前教学的常态下,李老师以为小学阅读教学有别于中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学,首要的还是应该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这是一个任务。在此过程中,适时打开文学阅读的大门,教得丰富一些,灵动一些,精彩一些。

    上一条:东吴讲堂·语文课改高峰论坛活动收获

    下一条:苏州市小学语文教师协作组活动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收获